编者按: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校上下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之际,学校在官网主页推出“新征程擘画新蓝图,新使命展现新担当”专栏,全面回顾总结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走过的光辉历程,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将“铸魂育人”综合改革引向深入。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持续锚定目标抓落实、笃行深思共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学校“双高计划”升级晋档和创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两大目标而努力拼搏,为把学校建成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不懈奋斗!
近年来,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为己任,紧扣高铁工程诊疗、驾驶安全保障、智能运维和新一代高速列车智能技术发展,实施“高铁工程诊疗技术服务平台”“高铁运营安全保障国际协同创新平台”“高铁先进技术创新示范平台”“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工程,强化“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的有组织科研,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学校立足实际,紧盯国家、河南省科研政策变化,做好统筹协调,优化顶层设计,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或修订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造性积极性,促进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出台学校《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教科研奖励及经费配套管理办法(修订)》《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横向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横向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教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专利管理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科技创新示范团队培育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学风建设实施细则(修订)》《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菠菜资源平台大全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修订)》《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引领,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科研行为,扩大科研自主权,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学术环境,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积极性,有效释放学校科研创新活力。
二、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科技支撑能力有效夯实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轨道交通、医药等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与重点企业、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共同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教育部“高铁司机健康与安全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新增省级科研平台9个,其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技术创新联盟1个;新增市重点实验室2个,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与规上工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11个,其中联合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桥工段共建的“铁路智慧工务技术校企研发中心”获批河南省重点校企研发中心,“列车智能运维设备与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与规上工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优秀案例;与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建“智慧城轨站务工匠实验室”等10个工匠实验室。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高铁司机职业特质实验室、毫米波空地通信实验室等21个科研实验室,科研平台软硬件条件显著提升。不断完善省厅级科研平台类型和专业布局,深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集聚人才的重要载体,学校服务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
省厅级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三、挖掘科学研究潜力,特色科研成果实现飞跃
引进王复明院士为学校特聘专家,引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等4个专家团队作为学校兼职教授,打造由专家引领,校内37个博士为骨干、校企科多方参与的高铁空地通信、高铁智能运维等方向的科技创新示范团队19个。积极谋划高水平基础研究项目,深入挖掘项目申报潜力,不断实现立项科研项目层次和数量的新突破。
2020年,李正辉老师申报的“复杂环境下铁路轨道在线故障诊断的迁移学习方法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30万元。项目针对铁路轨道在线故障诊断,从知识迁移角度,充分考虑从离线测试环境到实际运行环境的偏差,提出复杂环境下铁路轨道在线故障诊断的迁移学习方法,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价值,为铁路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2021年,杨靖雅博士申报的“面向铁路巡检无人机通信的毫米波时变空地信道深度学习建模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30万元。项目面向高速铁路网巡检效率亟待提升的重大需求,紧密跟踪无人机辅助巡检的前沿方向,以提升检测效率为导向目标,进而解决无人机高速实时传输和可靠控制的无线信道建模挑战问题,为无人机铁路巡检毫米波通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服务于智慧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需要。
空地铁路巡检信道测量
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等其他省级科研项目120余项,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 318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新增被SCI、EI或中文核心期刊等收录的高水平论文867篇,新增专利授权 1229项,发明专利授权数量2021、2022、2023年分别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四名、第六名、第五名。
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
我校获4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破解“卡脖子”难题、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围绕轨道交通等行业开展应用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转化。完成国家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捷安高科等多家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260余项,到账经费4745.7万元。
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建立了“学校与路局、院系与站段、科研团队与技能大师”三层次对接、“科研信息、攻关项目、科研机制”三环节对接的“三三对接”机制,2022年以来立项郑州局集团公司联合科技攻关项目32项,经费236万元,涉及安全运营、运输经营、信息化技术、运维技术、基础前瞻五大领域。这些项目整合双方技术力量,与月山工务段、郑州桥工段、郑州动车段等部门联合完成了“基于边缘AI设备的线路侵入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高速列车滤网智能清洗技术”等铁路关键技术的研发,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也为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边缘AI设备的铁路自然灾害预警智能算法
扎实推动成果转化,技术转让、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金额大幅增长,累计签署技术合同近200项,合同额累计4000余万元,为畅想高科有限公司、捷安高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车体结构耐撞性仿真分析、悬浮架疲劳强度试验、新型传感器强度实验、车体枕梁关键部位结构寿命评估等技术服务项目。同时,还开展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拉力装置(张力计)、智能动作识别点检锤、基于双运动控制系统的全自动绕线器等实物开发和推广,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专利转化13项,转化金额44.56万元。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取得突破
五、强化科普体系建设,科普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探索“专业+科普”并行模式,构建了“基地-团队-资源库-活动-作品-媒体”六位一体的科普体系,形成了以铁路特色科普为核心,智能技术科普、医药健康科普、人文艺术科普为支撑的科普生态布局。结合讲座、互动授课、观摩体验、现场实操等多种形式,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民众开展“复兴号动车组体验”“地铁模拟驾驶体验”“电力机车模拟驾驶体验”“科技教育进校园—机器人创新作品展示与表演”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100余次,开展高铁职业启蒙教育5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承。2022年,学校科普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视察的实地考察与高度评价,2023年学校获批“河南省科普基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来校调研科普工作